应该很多人和我一样,看着别人全世界行走,内心里羡慕不已。
高富帅白富美关切地问:想你这种文字工作的人,就应该多出去走走,找找灵感。
我一副“我就问你我这小眼神你怕不怕”的姿态看着他:我脸上写着那么大个“穷”字,你没看到么?
于是乎找一份喜欢的工作,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劳动当中。还不忘在五一节的时候,自我安慰一下,劳动人民最光荣。
我从小就喜欢文字工作,写作什么的,提笔成文,出口成章,出几本书,街上碰到粉丝,抱着自己大腿说:哎哟,你不就是那什么书的作者么?我是看着你的书长大的啊!孩子,快叫叔叔。当年你爸/妈可喜欢这叔叔的文章了。
幻想归幻想,因为喜欢写文,大学时一度想发展自己成为深度报道的记者,后来辗转做了期刊编辑。倒也乐得开心,自己喜欢的东西成为自己的工作,做什么都顺手,连加班也都不会觉得像坐牢般痛苦。
突然有天,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。标题大概是叫:辞掉你现在的工作,你会做什么?
我想了半天,竟然不知道我心里的答案是什么。
我喜欢文字,除了做编辑、记者,我还能做什么?感觉自己还没有把文字运用到广告人那样精妙,字字珠玑,也没有能够把故事编得出神入化,去做编剧也是挑战。
那我到底还可以做什么呢?
恰好前段时间我采访了蒋方舟。
蒋方舟,说来应该算是媒体人,再是作家吧?!虽然她以作家的身份“出道”,可今日主要耐以为生的工作应该是《新周刊》的副主编。
大家都知道,这传媒业摇摇欲坠,指不定哪天纸质期刊就排山倒海地垮下来,扶都扶不住。我就问她,这媒体行业已经到如今这地步了。对未来是怎么打算的呢?
没想到方舟妹子给我的答案是,她一直都是属于努力写作,被动选择的人。所以她还没考虑过以后会做什么。她这话我理解的是,内容为王,不管做什么,懂得写作大概都不会没饭吃吧。这样理解倒也帮助了我写稿子。
她接着说,新媒体是出路么?现在看来好像是,但未必新媒体能够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里撑多久。紧接着她笑得眼睛都快眯成缝了,她眼睛本来就不大,她说:不过,我倒是挺想去学裁缝的!
啥?裁缝。我以为我听错了。
她边笑边说,前些时间突然想学一点傍身之技,突然就觉得对缝纫特别感兴趣。
我不知道以后裁缝能不能成为她的傍身之技,但从她言语间知道,在我问她以后打算做什么之前,她就在思考是不是要学一门技能了。、
像我这种把自己热爱的东西当做自己的工作和事业,本就是个挺有争议的事情。
人们说,这会毁了你的爱好。还有人说,这会毁了你的事业。
想想也不是没道理,你想想,多好听的一首歌《时间都去哪了》,被中国移动拿来做手机铃声之后,听久了你听到那歌都觉得烦。爱好天天做,这怎么能够让人爱得起来。
正打我在思考辞掉这份工作,我还可以做什么的当口,遇到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。
我所在的杂志社,和主编以及另外两个同事一起,从无到有地把这本杂志做起来。自己对杂志还是特别有感情了。毕竟像自己下的崽,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了三四年,怎么能不生出一点母爱来!
做杂志的时候,我也特别用心,努力地去做每一个稿子,努力地去提高稿件的质量,找到读者感兴趣的点。结果三年下来了,主编给我说,有时候你做稿子就是太认真了,现在大家的阅读兴趣都是琐碎的、片段的、浅显的、娱乐化的,你做这么精致做那么用心,反而在几个编辑里稿子是最难看的。
话题为先,质量反而要排到后面。不欢脱,你做得再好,顶个鸟用。
我去,这话把我打击得不小。幸亏我还不算老,还有力量调整,去做一些碎片化的浅层次的内容去迎合这不深刻的阅读兴趣。可主编这一说,倒把我给震住了。如果有一天,我做的东西,不再适合这个岗位的需求,我被淘汰了,被公司开了,我该怎么办?
我的傍身之技又是什么?
和同行的朋友聊起这个话题的时候,他给我讲了两个故事。
一个是他们公司,一个编辑中心主任,特别有文学热情,也是在做期刊,做了这么多年,一直把这份工作当做自己的毕生事业。前些时间,那主任被认为工作僵化了,把期刊带入了死胡同,期刊发行量下滑,被认为是不符合这个岗位的需求了。
一个在公司工作了那么多年的老领导,突然被边缘化了。而这时候,他正值人生中年,孩子在念初中,家庭生活压力也不小,突然要面临着新的人生选择,想想也真是让人感叹唏嘘。
另外个故事是,朋友问我,了解现在当红的那些成功人士么?出任CEO,赢取白富美,走上人生巅峰的牛人。
我没明白他的意思,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。
他说,你马云马伯伯喜欢打太极,并用太极文化来辅助自己的经营;你史玉柱叔叔除了工作就是玩游戏,还通过玩游戏抵御了很多诱惑;王石uncle王就更不得了了,登山、航海、飞行样样都来……很多的商业领袖都有自己的爱好,这些爱好可能是他们人生的调剂品,可能是事业的助推力。这些东西在帮助他们,也在填充他们,让他们充满活力,继续战斗。就连国民老公王思聪,看起来天天像个宅男,泡showgirl,玩游戏,可他在投资方面也绝对不容小觑的……
一个人应该是多方面的,有工作,有事业,有爱好,人生才不局限。
想想也是,朋友说的这番话很有道理。也许你把你最热爱的东西,当做了你的事业和人生出口,专注其中,有朝一日遭遇中年危机,被淘汰之后,发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都抛弃了自己,真的是可怜,什么叫“一无所有”,那真是淋漓尽致的解释啊。
一个人应该有一些更多的爱好,哪怕是白天拼命工作,晚上回来打打游戏,发泄压力带来的情绪,也能帮助你以更好的姿态重新投入到工作当中。或者你可能做着一份谋生的工作,私下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,随时可以在不同的领域里自由切换,即便被开了,你可以拍拍屁股说,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。
一个人,有些爱好总是好的。不至于像某些明星,挣了钱做啥不好,跑去吸毒,你要去跑跑步塑塑身,哪有那么多事儿。之前还有个朋友给我说起,她有个同事,家里忒有钱,可就是爱偷东西,大东西小东西都偷,为的是找刺激。这人迟早也要栽倒在这份刺激当中。
但是如果一个人,工作之外,有些爱好,打游戏、看书、跑步,学点投资理财,把少年时候的文艺写做梦重新拾起,学样乐器,那些看起来没用的东西,潜移默化地会在你生命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甚至可能在你即将流落街头时,成为你的救命稻草。
急功近利的时代,做什么都冲着“有用”去,那些没用的爱好,反而可能成为你前行的推动力。就像你看到某闪闪发光的名人,发现他竟然英语说得那么好或者懂得那么多,会不禁发出惊叹一样,那些东西,也可能让你的生活标记出巨大的惊叹号!